-
目前,大部分汽車都是基于傳統架構打造而成,因此,汽車的設計、研發以及維護工作流程顯得十分漫長,且成本高昂。為了能夠將自動駕駛及電動車相關功能進行整合,并確保生產成本處于用戶承受范圍之內,車企需要一款新的可持續平臺。
-
豐田與大眾的較量不斷升級,戰火逐漸從傳統燃油車往新能源汽車領域轉移,在中國火拼新地盤。近日,有外媒報道,豐田汽車旗下的Primearth EV Energy(PEVE)將于2021年在中國新建混合動力車用電池工廠,預計年產能可供約10萬輛混動車使用。
-
8月6日,由深圳市比克動力電池有限公司與南方電網綜合能源服務公司合作,共同建成的2.15MW/7.27MWh 梯次電池儲能項目歷時四個月成功投入運營,作為用戶側儲能項目,將應用于工商業園區,主要功能是實現用電負荷的削峰填谷、提供電力輔助服務。項目實現了服務模式和解決方案兩個層面的多重創新,具有里程碑式的行業意義。
-
汽車零部件科技公司佛吉亞日前宣布與平臺和云生產力解決方案商微軟建立合作關系,雙方將共同為“未來座艙”打造顛覆性、互聯化和個性化的服務。佛吉亞與微軟的合作旨在開發基于微軟互聯汽車平臺的數字化服務,重塑座艙內所有駕乘人員的車上體驗。
-
據外媒報道,近日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展示了一款全新的攝像頭系統,該系統基于團隊自主研發的拐角攝像頭打造,可捕獲各類物體表面反射的光線,擁有更寬、更遠的視野以及更快的成像速度,足以監控視線外的動作。
-
日前,英國Haydale公司宣布,該公司研制的石墨烯預浸料被納入了英國小眾跑車BAC Mono R車型的復合材料工裝和車身面板部件生產體系,新車已在今年的古德伍德速度節上完成首秀。
-
博世和戴姆勒在自動駕駛領域共同邁向了一個新的里程碑:兩家公司已獲得巴登-符騰堡州有關部門的批準,允許在梅賽德斯-奔馳博物館停車場使用雙方所共同研發的自動代客泊車系統。通過智能手機app,用戶可以直接進入自動代客泊車服務,整個自動代客泊車過程全程無需安全駕駛員。這是世界上第一例適用于泊車功能的SAE-第4級完全自動駕駛被批準應用于日常生活。
-
據外媒報道,激光雷達傳感器及智能傳感器制造商Quanergy Systems公司宣布與奇瑞汽車開展合作并簽訂了協議。Quanergy Systems公司加入奇瑞的雄獅智能合作伙伴計劃并成為其激光雷達伙伴方,旨在大力推動中國先進自動駕駛車輛及智能城市的發展。
-
7月15日,寶馬(中國)汽車貿易有限公司宣布已經與北京四維圖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四維圖新將為寶馬中國提供用于自動駕駛的高精度地圖服務。這標志著寶馬中國在自動駕駛領域的發展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
捷豹路虎宣布其正在研發全新情緒探測及舒緩系統,該系統采用最新的AI技術,能夠辨識人類面部表情的細微差別自動調節和優化車內環境,并擁有學習能力。